鄧琳(1829~1893年),字文石,別號鼉陽居士,陽江江城北門街人,清代陽江著名教育家、公益家、藝術(shù)家。
鄧琳幼孤貧,性聰慧,艱苦力學,18歲中舉人,后屢試不第,轉(zhuǎn)為鄉(xiāng)梓文化教育事業(yè)和社會公益事業(yè)服務(wù),先后創(chuàng)建南恩書院、字祖廟、同敬文社,重修東山石塔;他主持移筑北門鞏橋,工程巨大,還參與籌建陽江試院。他主講濂溪書院、南恩書院多年,造就不少人才,清代姜自駒、姜自騶兩翰林出其門下。他雖然社會事務(wù)繁多,朝夕無暇,講授不輟,對一些貧寒學子,不但免收學費,還加意培植。
鄧琳書詩畫文俱佳,尤擅長書法,平生篤愛孫過庭草書,攻習草書20多年,法度嚴謹,獨具書卷氣,堪稱草家之典范,時人有“鄧琳草書可當錢”之譽。鄧琳楷書超凡脫俗,亦屬精品。他的書法作品流播廣州、中山、江門、新會、臺山、湛江、陽江等地,刻有《神思帖》及《詩學便讀》、《育嬰堂詩賦》等行世。1987年,廣東省書法家協(xié)會主辦的《嶺南書藝》曾載文介紹鄧琳的書法作品。1994年5月6日,《南方日報》以《風騷盡領(lǐng)蔭鼉城》為題介紹鄧琳生平及其書法藝術(shù)。
陽江市、江城區(qū)近年多次舉辦紀念鄧琳誕辰活動,為紀念鄧琳在文化教育事業(yè)上的貢獻,眾多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如劉田夫、關(guān)山月、黎雄才、黃安仁等作了很多題詞、賀畫。
至今陽江民間還流傳著“鄧琳救李萁”、“鄧琳嚴訓姜自騶”、“鄧琳智救村童”等故事。